2025年9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事调解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解读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面向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旨在为促进会成员及相关领域从业者厘清商事调解制度要点,推动条例落地与行业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蔚主讲,促进会秘书长王大飞出席并致开幕辞。
王大飞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商事调解是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支撑,《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填补了商事调解领域专门立法空白,对提升市场主体纠纷解决效率、保障商业信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促进会作为推动社会公信建设的重要力量,将积极引导会员单位学习运用条例,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同搭建高效解纷平台,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解读环节,王蔚教授围绕《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展开。她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商事纠纷激增,传统诉讼、仲裁面临压力,而商事调解因灵活高效、保密性强等优势成为重要解纷途径。但此前商事调解存在法律依据缺失、规则碎片化等问题,《征求意见稿》的制定既是现实需求,也是对接《新加坡调解公约》、服务“一带一路” 倡议的战略选择。

在条例内容上,王蔚教授重点解读了“自愿、合法、诚信、保密” 四大原则,以及双层监管架构、调解组织规范、程序规则等核心条款。此外,王蔚教授也提及当前商事调解存在公众认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并展望未来将通过完善配套细则、培育专业机构、发展智慧调解等,推动我国建设国际商事调解中心。
本次活动为促进会成员搭建了专业学习平台,参会者表示对《征求意见稿》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未来将积极运用商事调解机制,为社会公信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