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设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科学研究 -- 智库建设 -- 正文

智库服务 | 我院兼职研究员孙平华教授应邀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办人权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4-06-20   点击量:

614日,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我院兼职研究员孙平华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邀请,举办了题为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专题讲座,讲座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机关党委和研究室联合主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四十多位同志参加了讲座。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贾红梅主持了讲座,并简要介绍了主讲人的情况。

    孙平华总结了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六大贡献:第一,中国对创建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者、促成者和缔造者,为保障人类的健康权和卫生权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第二,中国强调通过密切合作保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鼓与呼。第三,中国尤其重视区域委员会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为创设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即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前身)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为促进经济和社会权利保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第四,中国代表张彭春作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参与并领导了《世界人权宣言》及国际人权两公约的起草工作,为国际人权保障机制的构建出谋划策、倾注了大量心血,成为构建国际人权体系的主要设计师。第五,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延续数千年一直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在联合国创建初期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创建国际人权保障体系中为重视受教育权、文化权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当下中国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典型案例。第六,成功打破西方人权话语霸权,为国际人权两公约中写入自决权作出了贡献,开启了后殖民时代,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另外,中国代表张彭春为完善联合国工作机制和促进理事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孙平华还阐释了中国的历史贡献对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当代启示:第一,中国代表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历史依据。第二,现有的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人权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人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中国的价值观与哲学理念对世界人权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第三,要建设一个更加合理公正的全球人权治理新秩序,就必须进一步发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构建中国人权话语体系,讲述好中国人权故事,传播好中国的人权观。第四,世界合作共赢真正造福世界人民的历史经验,是对西方某些大国所尊奉的丛林法则、帝国主义思想、殖民主义逻辑以及霸权主义行径最有力的鞭挞。第五,作为世界大国,中国人民不仅有智慧、有能力,而且有担当、能作为,必将为全球人权治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六,根据中国公民在联合国机构就职人员情况调查,当下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要想在当今的全球人权治理中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孙平华在总结中表示,作为中国人权话语和中国人权故事的研究者、讲述者,希望能够为构筑中国话语体系尤其是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尽一份绵薄之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弘扬全球人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和传播我国当代人权观、为探讨国际人权体系构建的中国贡献、为深入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所阐述的人权主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为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续写新的篇章。

    最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镇平对讲座做了精彩点评和总结,并再次感谢孙平华所做的精彩报告。

| 本文转载自 法大新闻网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        邮编: 100088

电话: 010-58908021       传真: 010-58903012

邮箱: swfzyjy@cupl.edu.cn  


研究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