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涉外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系列讲座”第一期“我国涉外立法的发展与展望”在学院路图书综合楼011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二处处长陈亦超主讲,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孔庆江教授主持,院内外五十余位师生参与本次讲座。

陈亦超系统回顾了我国涉外立法的发展历程,依次按照近代、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时间节点梳理了我国涉外法制出现和发展过程,特别是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涉外立法工作的深度、广度、力度有了大幅提升,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保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内法与国际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陈亦超还结合具体条文及其制定背景讲解了对外关系法、反外国制裁法、外国国家豁免法等我国涉外立法的重要成果。最后陈亦超提出,涉外法治建设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涉外法治研究要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增强体系化思维和实践思维。

在互动环节中,陈亦超就与会师生提出的法的域外适用对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高校学子参与涉外法治研究所需的实践思维培养等问题进行深刻交流和给出细致的建议。
本次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与会师生对我国涉外立法的有关情况展现出浓厚兴趣。讲座最后,孔庆江院长对陈亦超处长以及参与本讲座的师生致谢,并在总结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够加深同学们对涉外法治项下各项议题的理性思考,为将来从事涉外法治研究或投身涉外法制建设奠定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坚实的基础。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