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赴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双方围绕涉外法治建设、企业合规、风控管理及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此次交流旨在推动学术研究与实务需求深度融合,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国有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创新路径。中国政法大学代表团由副校长时建中教授带队,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孔庆江教授、副院长王蔚教授、刘静坤教授、李良副教授、周一帆讲师等多位研究院骨干教师以及比较法学研究院和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的硕士研究生参与了调研,充分体现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的特色。中铁建工集团方面,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杨红波率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孙晋迎、国际事业部总经济师陆海翠等核心管理团队及法律合规业务骨干出席会议,展现企业深化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重视。

调研以参观中铁建工企业展厅为起点,通过企业历史成就与全球化业务版图的直观展示,为后续交流奠定实践认知基础。座谈会上,杨红波副总经理代表集团致欢迎辞,追溯集团“出海”业务历史并强调法治化、合规化对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支撑作用;时建中副校长回顾了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利益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指出学校始终以学术力量护航国家战略,并从国家涉外法治战略高度,提出校企协同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与高端人才输送机制的前瞻性建议。孙晋迎总法律顾问系统介绍了中铁建工法治建设成果,尤其针对国际工程合规管理、跨境争议解决等实务痛点展开案例分析,引发双方热烈讨论。

在交流环节,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孔庆江教授围绕法律合规与风险防范、争议解决与权益保护、劳动用工与社会责任、税务与外汇管制等核心议题,与中铁建工集团展开深度对话。中国政法大学刘静坤教授强调以国际仲裁机制与动态反制机制化解跨境争议及制裁风险;王蔚教授提出构建事前、事中、事后覆盖项目全周期的定制化法律服务体系;李良副教授聚焦民商事规则适配与税务外汇合规路径;周一帆讲师结合国际判例,解析争议解决策略及投资协定中主权风险条款的刚性约束,为跨国工程风险防控提供系统性理论支撑。国际事业部总经济师陆海翠就海外投资风控管理、投资仲裁、海外并购以及立法衔接等议题与涉外法治研究院展开深入探讨。

在总结发言中,中铁建工集团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杨红波表示,集团将探索建立校企协同创新长效机制,通过共建实训基地、人才双向交流等方式,培育既通晓国际规则又深谙工程管理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指出,此次调研为高校理论研究与国企实践需求搭建了有效对话平台,强调将依托涉外法治研究院的学术优势,重点围绕涉外工程法律风险防范、国际合规标准衔接等前沿领域深化研究。双方一致认为,此次交流是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契机,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向更高层次。未来将以制度化的战略协作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高校智库资源与企业实践优势的互补效应,在涉外法治前沿研究、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