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院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顾问文学做客我院张南副教授《国际组织实务》课堂

发布日期:2022-08-27   点击量:

      2022年7月21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张南副教授开设的《国际组织实务》线上课程上迎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顾问文学老师。文学老师曾任职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长期从事商标国际注册工作,历任国际注册处副处长、国际注册一处处长、国际注册二处处长,并曾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总部担任商标审查员,有多年商标审查业务和管理经验。《国际组织实务》是中国政法大学面对辅修法语的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组织、走进国际组织,实现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全球治理和涉外法治人才的工作目标。

     文学老师的讲授分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简介》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简介》两部分,以“一部手机包含多少知识产权”为开场问题,开启了两个半小时的精彩分享。

第一部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简介》分为六个要点。

第一,WIPO成立于1967年,是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政策、合作与信息的全球论坛,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WIPO的使命是领导发展兼顾各方面利益的有效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让创新和创造惠及每个人。WIPO共有193个成员国,管理26个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是联合国15个专门机构之一。

第二,WIPO有1500多名员工、8个部门和7个驻外办事处。8个部门分别为品牌和外观设计部门、版权和创意产业部门、区域和国家发展部门、专利和技术部门、行政、财务和管理部门、全球挑战和伙伴关系部门、知识产权创新和生态系统部门、基础设施和平台部门。7个驻外办事处分别位于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北京、日本东京、尼日利亚阿布贾、俄罗斯莫斯科和新加坡。

第三,WIPO现任总干事邓鸿森先生对WIPO未来的构想是建设一个兼容并包、兼顾各方利益和充满活力又具有前瞻性的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其“中期战略计划2022-2026”包括“坚持以人为本讲好IP故事、加强伙伴关系共创IP未来、提供优质服务传递用户价值、利用政策工具助力持续发展”。

第四,WIPO的重点关注对象包括中小企业、女性和青年,这也是近年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

第五,WIPO有五套钥匙打开知识财富的金矿,包括政策协调体系、全球注册体系、数据库体系、合作平台体系、能力建设体系(WIPO学院)。WIPO还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全球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包括世界知识产权日、WIPO全球奖、知识产权和前沿技术对话会、发布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和世界知识产权报告等。

第五,WIPO有五套钥匙打开知识财富的金矿,包括政策协调体系、全球注册体系、数据库体系、合作平台体系、能力建设体系(WIPO学院)。WIPO还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全球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包括世界知识产权日、WIPO全球奖、知识产权和前沿技术对话会、发布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和世界知识产权报告等。


第二部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简介》共有五个要点。

第一,文学老师从品牌和商标的异同讲起,指出品牌和商标是消费者的选择、企业的财富、地方的名片和国家的形象。

第二,商标国际注册的重要性来源于商标权的特点,体现在保护自有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助力民族企业发展、进驻海外电商平台和拓展海外市场的需求。

第三,很多中国知名商标在海外被抢注,通过马德里体系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是最好的保护方式。文学老师指出商标的创造和使用不等于拥有,马德里体系可以有效避免商标在海外被抢注,帮助企业进行商标海外布局。

第四,和单一国家途径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相比较,“提交一份申请书、使用一种语言、缴纳一组费用,便可在多个国家进行商标申请”的马德里体系具有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易管理的特点。

第五,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流程、相关实用信息和工具都可以在WIPO网站上获得,具有“用户友好”的特质。

      在授课之后的互动环节中,文学老师耐心地倾听并解答了学生们对国际组织实习机会和有关马德里体系的相关问题。最后,张南副教授感谢文学老师对于WIPO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的精彩分享,并和文学老师交流回顾了自己在WIPO日内瓦总部语言司工作时的体会。张南副教授指出,WIPO的网站建设在知识产权信息分享和用户友好程度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很多知识产权信息可以从其翻译成六种语言文字的网站上获取。同时,WIPO中国办事处运营的“WIPO中国”微信公众号用中英文双语发布WIPO相关消息、推送办事处的各项工作和活动,非常有助于中国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青年学子们增强对WIPO的了解,促进今后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文学老师线上的授课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        邮编: 100088

电话: 010-58908021       传真: 010-58903012

邮箱: swfzyjy@cupl.edu.cn  


研究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