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李良 | 反垄断法“力量”概念的重构及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5-03-31   点击量:

李良 | 反垄断法力量概念的重构及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A Reconception of Power in Competition Law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igital Realm

作者简介:李良,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人大法工委法律译审专家委员会后备专家库专家,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反垄断和投资研究中心成员;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法学方向),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竞争法/反垄断法、法与经济学、科技与法律、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

本文发表于S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 Economics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jcle/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joclec/nhaf001/7990585

本论文基于作者在剑桥大学的博士研究,并获2024年国际竞争法学术研究组织(ASCOLA)当年唯一的最佳青年论文奖

摘要译文:作为竞争法的核心关切对象,"力量"这一概念始终未获充分理解。这一情况带来的局限性在数字经济领域愈发凸显——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现有理论和制度框架常未能进行及时、协调且有效的应对。尽管学界不断提出新理论与分析工具,却屡现理论冗余与盲区。当前亟需构建一个统合传统与新兴力量理论的融贯性理论。本文深植法哲学脉络,并结合全球反垄断实践,主张将力量重新概念化为统领性理论框架:区分作为能力的力量与力量的行使行为,将力量的作用形态进行归类,并识别若干重要而独立的力量类型。此重构揭示了不同形态和类型的力量等如何共同塑造市场场域中的力量动态。通过拓展竞争评估中的力量分析维度,新的概念框架使法律论证得以突破纯粹经济学视角的桎梏。文章以Facebook/WhatsApp并购案为例,展示了新的力量概念及分析框架的优势之处。新的概念及框架同样有助于分析其他竞争问题,如隐私与个人数据保护等非经济要素与经济要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        邮编: 100088

电话: 010-58908021       传真: 010-58903012

邮箱: swfzyjy@cupl.edu.cn  


研究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